针对器官修复等新技术的发展需要,3D打印成为了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融合的典范。医用水凝胶、生物交联剂和活细胞共同组成了生物3D打印所需的“生物墨水”,目前已经有研究人员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和生物墨水打印出人体耳廓等活体组织。
作为一种低原材料消耗、低能耗、高技术附加值的新兴产业,近二十年来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持续增长。根据麦姆斯咨询,2016年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约为709亿美元,预计2021年将达到1491.7亿美元,2016~2021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%,远高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8%的增长率。
我国在“十三五”期间出台的《国家“十三五”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》、《“十三五”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》以及《“十三五”生物产业规划》中,都将生物医用材料及相关产品列为重点发展领域,鼓励其产品创新和产业化。据统计,2010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约670亿元,发展到2016年增长至1730亿元,增长了158.21%,近年来增速呈加快趋势,年增长率达20%,高于全球增长率,十年内我国有望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生物医用材料市场。